从新中国成立70年宝鸡的发展史中 汲取智慧力量

发表时间:2022-09-23 16:03


10月1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,深刻阐述了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,深刻总结了新中国70年的光辉历程、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,深刻剖析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、新任务、新要求,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了新征程上接续奋斗,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号召,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在新时代迈向新辉煌的宣言书和动员令。

当日,我市通过各种方式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收看收听总书记重要讲话,从中汲取强大精神力量,回顾反思宝鸡70年发展的辉煌成就,增强干事创业的不竭动力。全市上下深刻认识到,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、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,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,宝鸡市经济社会发展也取得了历史性成就,实现了历史性跨越。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,宝鸡市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紧扣追赶超越和“五个扎实”要求,努力建设“一带一路”上的国际化城市、装备制造业名城、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名城、宜居宜业美丽幸福城市,开创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。

一、新中国成立70年,宝鸡经济发展取得重大成就

宝鸡解放初期经济基础极为薄弱,1949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仅有0.92亿元人均生产总值66元。经过70年发展,特别是改革开放后,宝鸡经济焕发出巨大的生机和活力,2018年底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265.16亿元人均生产总值59988元,分别是1949年的2462.1倍和909倍。全市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世纪50年代初的以农业为主导发展到7.2:63.3:29.5经济发展的全面性、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不断增强。

农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。1949年,宝鸡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仅9892万元,粮食总产量43万吨,亩产74公斤。随着农村土地制度改革,大力兴建农田水利设施,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,全面取消农业税等一系列深层次改革,农业生产力得到极大释放。特别是近年来,宝鸡市以乡村振兴为总抓手,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各种新的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不断涌现,“粮、畜、果、蔬”四大主导产业及经济作物多元结构逐渐形成,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面提升。2018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289.25亿元,粮食产量132.54万吨,分别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292.4倍和3.1倍。建成现代农业园区173个,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4164个。建成亚洲规模最大的奶山羊养殖基地、全国最大的矮砧苹果基地、西北最大的蜂产业基地,创立眉县猕猴桃、千阳矮砧苹果等品牌有效带动了县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。

工业发展迈进智能时代。1949年,宝鸡仅有工业企业74户,工业总产值0.31亿元,仅能生产简单的初级工业品及少数日用消费品,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。在国家“一五”产业布局及“三线”建设后,一批重点企业新建迁建,奠定了宝鸡工业的基础。改革开放后,通过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建设、集群化发展、园区化承载战略,宝鸡工业再次快速成长,逐步形成了以汽车零部件、钛及钛合金、烟酒食品、能源化工、优势装备制造五大支柱产业集群,以及航空航天、新能源、电子信息、生物医药、智能制造等五大新兴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工业体系,涵盖35个工业门类、224个工业行业。建成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、4个省级开发区和21个工业集中区,拥有陕汽、吉利、东岭、石油钢管等一批世界500强、中国500强企业,成为我国西部重要工业基地、38个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之一。2018年,宝鸡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154.27亿元,其中高新技术产业产值GDP占比达到46.3%,钛产业规模居全国之首、全球第二,汽车产业产值占到全省三分之一。2017年李克强总理来宝视察时,寄语宝鸡“装备中国、走向世界”。

商贸服务业欣欣向荣。70年来,随着生产力水平提升,宝鸡的物资供应逐步丰富,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,市场体系逐步健全,市场活力不断增强,多种经济成分、多种流通渠道、多种经营方式的大流通格局逐渐完善,消费升级类商品和服务消费快速增长,与15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往来,使宝鸡产品走向了世界。2018年,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864.6亿元,是1949年2200倍,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63.43亿元,是1995年的38.5倍。商贸服务业发展为宝鸡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

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。70年来,宝鸡市委、市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,积极发展生产,努力改善民生,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实现总体小康。2018年,全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1802元和11936元,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5平方米左右,城乡职工和居民基本养老参保人数达到224.12万人,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6.5%。人均预期寿命由1949年的35岁左右提高到77岁。51万贫困人口实现了“两不愁、三保障”,贫困发生率下降到2.2%,社会治安满意度连续8年位居陕西省前列,荣获首批全国脱贫攻坚优秀城市,入围2019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排行榜,人民群众的幸福感、获得感安全感稳步增强

二、新中国成立70年,宝鸡社会事业谱写新篇章

新中国成立后,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的持续加速,宝鸡市社会事业整体投入逐加大,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
教育事业蓬勃发展。1949年,宝鸡市的文盲、半文盲率达95%以上。70年来,市委、市政府投入大量的人力、财力普及人民教育,宝鸡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。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,宝鸡全面实施“科教兴市”“人才强市”战略和乡村教育振兴计划,开展“义务教育提升工程”“普及学前教育工程”,在西北地区率先实现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、省级“双高双普”县全覆盖。2018年全市教育经费达到73.36亿元,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9.8%,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9.9%,教育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位居陕西省前列。

文化事业空前繁荣。解放前,宝鸡文化基础设施落后,仅有11个图书馆和3个戏剧社。经过70年发展,特别改革开放后,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,宝鸡文化事业空前繁荣兴盛。2018年,宝鸡文化与传媒支出6.06亿元,比1950年增长565倍,文化及相关产业完成增加值52.8亿元,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68.45亿元。目前,全市有公共图书馆13个,博物馆32个,文化馆(站)134个,文化活动室和农家书屋2714个,广播、电视台12座,文艺团体133个,各类文物点3436处,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13个,国家和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1,建成炎帝园、宝鸡青铜器博物院,法门寺、太白山等一批公共文化设施和重点文化旅游产业项目,基本形成广播电视、文艺演出、工艺美术、文化旅游、休闲娱乐等优势文化产业门类。文化宝鸡的美誉度和影响力日益增强。

基础设施日新月异。1949年,宝鸡市区规划面积仅20平方公里,人口24.8万人,城区只有8条街道,穿城而过的渭河上仅有一座木桥。改革开放以来,宝鸡实施“东扩南移北上”战略,2018年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94.97平方公里,人口增长到102万人,城市道路504条,渭河大桥13座,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16697.82公里。特别近年来,大力提升城市品质,加强精细化管理,市民出门500米有休闲绿地、5公里有学校,形成了10分钟商业圈、15分钟就医圈,城市的承载力、舒适度、便利性、品质感得到显著提升。农村土路、土巷道问题得到全部解决,农村幸福院、安全饮水实现全覆盖,城镇化率达到53.17%,被评为“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地区”,宜居宜业成为宝鸡新形象。

人居环境优美靓丽。宝鸡坚持走工业城市生态最美、生态城市工业最强的路子,持续加强生态建设,以植树造林、渭河治理、节能减排、治污降霾为重点,努力构建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互促共赢的良好格局,先后荣获国家文明城市、生态园林城市、全国环境优美城市、中国人居环境奖、国家森林城市、国家卫生城市等20多项国家级荣誉。2018年,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5.26%,比改革开放初期提高了23.46个百分点;水环境质量连续多年居关中第一,把渭河建设为安澜河、生态河、景观河、休闲河的目标基本实现;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53天,连续5年位居关中第一;秦岭山脉得到有效保护,凤县成为陕西省首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,优美的生态环境成为“幸福宝鸡”的最亮底色。

三、新中国成立70年,宝鸡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经验

宝鸡70年来取得的光辉历程,是新中国建设发展的生动缩影。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,是因为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,是因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,是因为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、基本路线、基本方略,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,坚守为民的初心使命,一往无前地不懈奋斗。

一是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,坚持党的领导核心作用。历届宝鸡市委始终把讲政治摆在第一位,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,推动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实到位,使宝鸡的现代化进程和经济发展沿着正确的方向持续高质量发展;始终坚持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、指导实践,深入开展“真理标准大讨论”、社会主义教育、“三讲”教育、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学习教育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,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、“三严三实”专题教育、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和“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”主题教育,党组织的先进性、纯洁性进一步提升,市委的执政能力进一步提高;持续抓基层、强基础,深入开展“四位一体”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年活动,探索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“一核双联四化” 城市基层党建模式,党的建设“两个覆盖”均达到100%,国有企业党建、“在职党员进社区”工作受到中省肯定。2018年底,宝鸡市基层党组织到1152个党员总数227869人。市委始终发挥总揽全局、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,支持人大、政府、政协依法依章履职尽责,充分调动了社会各界致力宝鸡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,形成了共谋发展、比拼争先的生动局面。

二是始终以解放思想为先导,坚持深化改革、创新发展。宝鸡在发展思路目标上的每一次深化完善,实践上的每一个重大突破,都是解放思想的产物。特别是2009年国家关中——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实施以来,宝鸡发展从区域层面上升为国家战略,进入快车道。从“打造关天副中心、建设和谐新宝鸡”到“以新理念追赶超越、努力实现‘四城’建设”,发展思路目标始终紧扣时代主题、发展主线和人民意愿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宝鸡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,践行“五大发展理念”,正确处理改革、发展、稳定关系。不断深化国企改革,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和创新型城市,近年来,市级行政审批事项减少到占原来的61%,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全部予以清理。全面推进自主创新,坚持开放发展,石油钢管、红旗民爆等企业在美国、俄罗斯等10多个国家设立基地,“宝石牌”石油机械、皇城牌砖机等产品,出口130多个国家和地区,宝鸡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,蔡家坡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等12个工业集中区成为各种资源要素汇聚,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的标兵和引擎。宝鸡经济发展高质量发展的特征日益明显,综合实力显著增强,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。

三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,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。宝鸡市委、市政府始终以增进民生福祉为发展的根本目的,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坚持全面共享、全民共享、渐进共享理念,切实解决好群众关心关注的上学、看病、养老等具体问题,持续优化公共服务供给,全面提升群众的生活质量、幸福指数和发展潜能,特别是近年来,我们把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,持续开展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系列创建活动,全面实施“民生八大工程”,让人民群众得到了更多实惠,使党和政府的工作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,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经受了锻炼,提高了推动科学发展、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。

四是始终坚持全面从严治党,营造干事创业的清正氛围。历届宝鸡市委始终把全面从严治党放在第一位,持续正风肃纪,不断巩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。尤其是党的十八大后,市委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,带头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,带头贯彻八项规定精神,带头从严整治“四风”问题,深入开展“四整治四推进”,持续推行百姓问政、评议科长、干部代办、惠民事项公开等措施,率先出台并落实“两个责任”追究办法、从严管理干部“5+2”等制度,严肃查处一批违纪违法案件,建立并落实“三项机制”,实现了常态化从严要求与制度化激励保障相结合,全市形成了班子团结、中层实干、民心凝聚、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,为宝鸡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。

伟大成就催人奋进,宝贵经验昭示未来,接续奋斗未有穷期。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吹响了不忘初心再出发、高举旗帜启新程的前进号角,指引我们在新的伟大征程中团结奋进,不断夺取新的更大胜利。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,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、指导实践、推动工作;要树牢“四个意识”、坚定“四个自信”、坚决做到“两个维护”;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,尊重人民首创精神,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;要坚持“五位一体”总体布局和“四个全面”战略布局,坚持高质量发展不动摇;要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,坚持全面从严治党,永葆斗争精神,紧紧抓住重大历史机遇,锐意进取、担当作为,加快追赶超越,推动“四城”建设,在实现“两个一百年”奋斗目标征程中谱写出宝鸡发展的新篇章。


分享到:
联系地址:宝鸡市金台区宝虢路125号行政中心
联系电话:0917-3260601
主      办:中共宝鸡市委党史研究室
手机版
微信公众号
邮      编:721000